刘学线—中石油东北炼化工程公司吉林设计院高级工程师

2014-05-17 16:24:51 admin 493
来源:《中国石油报》记者 王明毅 / 时间:2008-9-22 14:00:18
  据中国石油新闻中心2008年9月19日讯 在炼油化工业竞争进入白热化的今天,谁拥有用先进技术装备起来的装置,谁就能胜人一筹。因此,设计师能否掌握*先进的技术,完成*优秀的设计,成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之一。
  东北炼化工程公司吉林设计院高级工程师刘学线,成功实现了对多套大型石化装置的全流程工艺模拟,在多个设计项目中成功应用,特别是在吸收引进专利商化工工艺技术,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艺包设计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2005年,兰州石化公司决定建设一套年产8万吨丙烯酸及11.5万吨丙烯酸酯装置,国外专利商都不同意转让技术。集团公司召开专家会议后,决定由东北炼化吉林设计院通过消化吸收国外工艺,结合对现有装置技术改造的成功经验,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艺包,实现该技术的国产化。
  刘学线与项目组成员借鉴国内外同类型装置工艺,对国内现有丙烯酸工艺进行了大胆改进和优化组合。首先,将反应气蒸汽增湿改进为利用反应尾气直接循环稀释并补充少量蒸汽。这一改进,不但降低了蒸汽消耗,回收了尾气中未反应的丙烯原料,提高了丙烯酸收率,同时减少了尾气的排放量,减少了对大气的污染;在丙烯酸精制单元,通过采用混合共沸剂替代单一甲苯共沸剂脱除丙烯酸中的水和醋酸,提高了脱除效率,降低了能耗;采用膜分离技术浓缩含乙酸的废水溶液,进而精馏提纯得到≥85%的乙酸产品,做到了废物回收,经过常规生化处理后可直接排放,节约了常规工艺焚烧废水所需的大量燃料。该技术还通过了国家专利审批。
  吉林石化年30万吨合成氨为引进技术,流程复杂,工艺条件苛刻。国内许多单位尝试对其进行模拟核算,但得到的结果与运行数据都有较大偏差。为突破这一技术难关,刘学线不懈努力、反复比对,成功完成了该装置的全流程模拟。在对原装置工艺进行调整后,与项目组成员一起,在国内第一次成功实施了对大型合成氨装置进行抽合成气、氢改造,该技术已申报国家专利。
  近年来,刘学线还先后完成了年30万吨乙烯装置、年15万吨乙烯装置、丙烯腈装置、浓硝酸装置、三羟甲基丙烷装置等多套大型石油化工装置全流程模拟计算,对提升公司整体设计水平做出了贡献。为此,他获得了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公司先进个人、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公司东北分公司“十大明星员工”等光荣称号。
首页
产品
案例
电话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