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化研究院正积极开展膜吸收法二氧化碳捕集技术研究

2014-04-17 16:07:54 admin 273
来源:《中国企业报》 / 时间:2012-5-29 16:18:35
  据中国企业新闻网2012年5月23日讯 2010年,上海世博会召开之前,南化研究院二氧化碳捕集新技术成功应用于华能上海石洞口第二发电厂,每年可捕获二氧化碳10万吨,相当于在上海种下了500多万棵树。
  “火力发电厂是二氧化碳排放大户,排放量约占总量的50%。”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该院副总工程师毛松柏向记者介绍,华能上海石洞口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总装机容量360万千瓦,是上海市乃至华东地区主力电厂,距离市中心33公里。他们的第二发电厂二氧化碳捕集项目2009年底建成投产,为全球*大的燃煤电厂二氧化碳捕集项目。二氧化碳捕获率在80%以上,二氧化碳纯度在99.6%以上。
  同年6月,被国资委领导称“为推进我国二氧化碳减排、发展低碳经济迈出了重要的一步”的华能北京热电厂“燃煤电厂3000吨/年二氧化碳捕集装置自主研发及工程示范”项目技术鉴定暨验收会在京召开。这是国内第一家、也是世界首个工业化应用的燃煤电厂二氧化碳捕集示范工程。它采用的核心技术就是南化研究院的“低分压(烟道气等)二氧化碳捕集新技术”。
  “我们院开始研发二氧化碳捕集技术的初衷就是为了用碳。”毛松柏介绍。贵州赤天化集团有限公司有1套以天然气为原料的30万吨/年合成氨装置,为了解决尿素生产中缺碳问题,曾建有1套采用MEA法捕集烟道气中3000标准立方米/小时二氧化碳装置,建成投产后一直存在MEA氧化降解严重、蒸汽耗量高、设备腐蚀、二氧化碳产量低等问题。1999年1月,他们采用了南化集团研究院研发的低分压(烟气等)二氧化碳捕集技术,由于溶液中添加了活性胺、高效抗氧剂和缓蚀剂,MEA降解损耗和蒸汽消耗明显降低。经过10多年运行考察,二氧化碳产量完全达设计标准,并消除了设备腐蚀,生产操作稳定。
  目前该技术已在四川维尼仑厂、青海油田格尔木炼油厂、胜利电厂等近16个省市的30多家企业的包括天然气锅炉烟气、燃煤锅炉烟气以及其他类型的烟气二氧化碳捕集获得成功应用,装置的*大处理能力为11800标准立方米/小时,从烟气中捕集高纯度二氧化碳每年达到100多万吨,用于生产醋酸、甲醇、尿素及食品二氧化碳等,既保护了环境,又为用户创造了数亿元的直接经济效益和巨大的社会效益。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确定绿色低碳发展战略后,该院致力于研发新型的大规模二氧化碳捕集技术,提高捕集过程的经济性和稳定性。2009年,该院就承担了国家863计划 “二氧化碳驱油提高石油采收率与封存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负责开发高效、低耗、经济的二氧化碳分离技术,目前进展顺利。今年3月,由该院作为课题承担单位之一,成功申报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大规模燃煤电厂烟气二氧化碳捕集、驱油及封存技术开发及应用示范”。其中,五个课题中有该院牵头课题一个、参与两个课题。
  同时,该院积极开展了膜吸收技术、离子液体技术、新型胺基溶剂捕集技术等新型捕集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其中,膜吸收法二氧化碳捕集技术研究自2010年被列为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离子液体法捕集二氧化碳技术2009年作为院前瞻性项目立项,目前正联合上海石化院申请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
  2011年,该院围绕工业排放气二氧化碳捕集组建了江苏省企业院士工作站,特聘曹湘洪院士为签约院士,促进研发水平不断提高。
首页
产品
案例
电话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