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精深加工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2014-04-18 18:53:40
admin
356
据科学网2012年3月9日讯 大豆是主要农作物中营养价值*高的大宗农产品,是我国植物蛋白的主要来源。提高大豆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化能力,对于提升我国大豆国际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有着重要意义。
“大豆精深加工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获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作为这一项目的第一完成人,去年因“大豆磷脂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获得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的江连洲再次获得这一殊荣。
斗转星移,他从时光铺就的奋斗之路上走来,潜心研发的“大豆磷脂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大豆精深加工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的成功,让他的名字瞬间被放大,在众人眼中,他是幸运而被人羡慕的,这让我们常常忽略,在这成功背后,他所要付出的艰辛和努力。
江连洲及其团队十几年如一日地奋战在大豆科研第一线上,为我国大豆科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提升我国大豆工业的核心竞争力
自1996年开始,由江连洲主持的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10家单位通力合作,历时15年,通过“九五”至“十一五”国家、省部级21个课题的支持,开展了大豆蛋白生物改性、醇法连续浸提浓缩蛋白、功能肽生物制备、乳清废水动态膜超滤、油脂酶法精炼及功能因子开发等一系列研究与应用,突破了大豆精深加工共性关键技术瓶颈,实现了提质增效和技术创新,为我国大豆产业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与理论支撑,显著提升了我国大豆工业的核心竞争力。
我国大豆具有蛋白品种少、功能性不足,致使应用范围窄的难题,江连洲科研团队通过研究采用二次浸出及后修饰技术改善大豆蛋白功能特性,开发出乳、肉制品专用蛋白产品;首次采用动态膜超滤技术处理乳清水,破解污水处理难题,开发出功能性乳清蛋白等产品;研究了大豆蛋白—油脂—反胶束体系萃取过程在有机相和反胶束“水池”的传质与分配机理及其影响规律,独创了超声波处理、同步酶法改性技术,实现产业化。
此外,醇提蛋白溶耗高、连续性差也是一大关键技术难题。对此,该团队首次研发并应用复式萃取器和双螺旋挤压机,实现了醇提大豆浓缩蛋白的连续性和高效率,降低能耗;开发了过渡态结构修饰与分子重组改性技术;应用醇法浓缩蛋白为原料,通过改造膨化挤压机实现非膨化高湿挤压组织蛋白的产业化生产。
针对不同生理功能大豆肽段难以分离问题,团队研究设计了大豆肽膜分离装备;筛选了*适酶种,优化水解条件,确定了抗氧化肽等分子量范围、分子结构和纯化方法。
目前,项目已申请国家专利32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16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开发功能性蛋白、大豆肽、酶法精炼油等新产品23种;公开发表论文253篇,其中SCI论文25篇,EI论文15篇;出版专著19部。
现在,项目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处于行业领先水平的新技术装备已在全国18家企业得到推广应用,建立生产线45条,包括山东谷神集团、广州合诚生物科技股份公司、哈高科大豆食品公司、黑龙江双河松嫩大豆生物公司等,累计创造经济效益64亿元,其中9家企业近三年新增利税7.1亿元,创汇2.1亿美元,节支4600万元。
让中国大豆屹立在世界农业园林
1982年从江南大学毕业并在江苏东海食品厂工作两年后,江连洲在1986年于哈尔滨商业大学食品工程系获得硕士学位。
江连洲有个习惯,就是每天都要喝上一碗豆浆或豆腐脑。有一次,他在外出差,晚上想喝一碗豆腐脑却没有买到,沮丧的他在宾馆里泡了一碗方便面充饥,灵感便在这时涌现在脑海中:如果豆腐脑也能像泡面一样泡着吃就好了!这样一个想法随后便催生了一项新的技术粉末豆腐中试项目,这项历时3年研究的科技项目*终获得了成功。
一次,江连洲到国外开会,主办方自豪地和江连洲提起了该国的大豆精深加工先进技术,并说中国是他们的消费大户,他们在中国市场实际上已经形成一种垄断。主办方骄傲的语气刺痛了江连洲,那时他便下定决心一定要扭转这种局面,于是才有了今天捧回国家奖的“大豆精深加工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项目。
如今,作为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院长和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江连洲在科研之余还致力于培养新的科研人才。在他的带领下,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承担了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国家重大科技支撑项目、国家奶业重大专项、国家大豆重大专项、国家星火计划、国际合作项目及省部级科研项目180项,科研经费总额达4500万元。已获得科研成果98项,包括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申请国家专利70项,发表科研论文1097篇,其中SCI收录65篇,EI收录35篇。
只有科学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创新才能步步高、尺尺深。江连洲,他的心永远深深地寄托于这片土地,关注着它的发展与辉煌。就像成熟的大豆,扎根在土地,腰弯向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