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铜文创新实践中科大先研院膜技术与膜材料研发中心
2014-04-09 17:03:35
admin
847
据科技日报网2013年12月6日讯 11月11日,在合肥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市校联席会议上,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吴存荣提出,建设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是着眼于合肥十年、二十年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希望中科大先研院成为合肥新一轮转型发展的引爆点。目前尚在建设的中科大先研院,究竟会聚集怎样的“引爆能量”?
“四不像”的混合体
合肥是全国知名的科教城市。安徽省、合肥市谋划借鉴国外高科技园区的成功经验,建成一个新的国际化科技交流开放平台,使之成为区域创新集群。
2012年7月,按照“政府支持、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新体制,“省院合作、市校共建”的协同创新模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孕育而生,目标定为:通过“四个融合”“四个对接”,建成“两个中心、两个基地”。
“四个融合”,即科技与教育融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融合、科技研发与产业发展融合、成果转化与金融投资融合。“四个对接”,就是先研院建设实现与安徽产业发展需求对接,与中国科学院系统先进成果对接,与中国科技大学海内外优质科教资源对接,与国际前沿先进技术对接。“两个中心、两个基地”,就是打造具有国际影响的高层次人才聚集中心、高科技产业孵化中心和先进技术成果研发基地、转化基地,而其主要特征就是国际化。
中科大先研院是“无编制、无预算、无级别”的“三无单位”。这里既不是大学,也不是孵化器,也不是产业园,而是介乎于企业、大学和产业园之间的“混合体”,中科大先研院期望这种“混合体”可以打破政产学研“各拉各车”的现状,以一种全新的机制体制,接续断裂的创新链条。
“中科大建设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不仅要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也要为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作出一流贡献。”中科大校长侯建国院士说,这是中科大先研院成立的初衷。“我们该怎么做?是让大学直接去开发市场、做产品、办企业吗?在我看来,这些都是大学越俎代庖,做了研究机构和企业应该做、擅长做的事情。”在侯建国看来,接续这个断裂,*好的办法应该是构建一个桥梁、通道和创新链条,让技术和人才可以无障碍传送,打通科技成果产业化通道。
中科大先研院的建设,创造新的体制机制是题中应有之义。在一年时间内,中科大先研院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制度群,出台了包括《院长办公会制度》《研究生教育工作条例》《项目支持暂行办法》《共建研发机构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并形成了一整套创新发展工作套路。而这些机制的创新,无不紧紧围绕项目的聚集和成果转化。比如,针对高校教师学生在科研成果转化中,涉及职务发明带来的国有资产界定和保值增值问题,重新制定了高校成果转化评估新机制,不仅解决了创新成果转化审批周期长的问题,还大大鼓励了高校教师从事科研成果转化的积极性。
高端平台释放“高原效应”
依托高端科教资源,中科大先研院瞄准世界级高端研发平台,布局合肥未来网络城域试验网、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工程总控中心、国家国际合作基地“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区域级“先进技术与产业金融服务支撑平台”和微电子与光电子技术产业共性平台五大创新平台,以期发挥“高原效应”,打造“示范效应”,突出产学研用结合,形成“集聚效应”。
目前,已经有英特尔、微软、阿里巴巴、中国移动研究院等20多家知名企业在此抢建联合实验室;斯坦福大学、密歇根大学、加州大学、伯明翰大学、牛津大学等海外名校就人才培养、科研合作等初步达成合作协议;培育遴选先进技术项目83个;孵化16家企业,吸引了社会资本1.2亿元……
中科大化学系教授徐铜文是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目前在先研院与企业合作建立了膜技术与膜材料研发中心。他告诉记者,过去,科研成果大多体现在论文上。通过先研院与企业成立研发平台后,论文成果不仅得到了实际应用,反过来也促进了新的科研成果产生。“现在技术转化没少做,论文也没少写。”先研院成立以来,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跃跃欲试,有意把自己的科研成果推广应用。
安徽省也将其纳入该省“十二五”重大专项,省市先后投入10多亿元,在项目申报、科研经费、人才引进、产业引导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中科院开放下属的百余家科研单位创新资源,提供科研项目对接机会;中科大调动海内外校友资源,吸收先进科技项目落户。
先研院计划在未来5到10年内,建设国家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超过5个,研发项目超过500项,发明专利超过2000件,建成全国标志性的产学研合作平台,并*终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创新技术研发机构。
一体化人才培养
全国叫研究院的地方很多,*后的归宿无外乎两种:一是演变成教学培育为主,变成大学的外延培养机构;一种是做人才培养,慢慢演变成只做一种技术的企业。
中科大先研院与国内许多研究院*大的不同,就是把人才的培养贯穿于科技成果转化全过程,源源不断为企业和地区发展输送所需要的人才,形成真正的“源头活水”。
9月15日,中科大先研院迎来首批招收的700名工程硕士研究生,包括微电子、信息工程、软件工程等专业方向。
中国科大以基础科学见长,数理化是“强项”,而在先研院,工程类专业则被放置于更高的地位。先研院实行的“双导师制”,聘请了一批工程博士企业导师,注重高端应用型人才培养,让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同时,通过参与先研院创新单元的技术研发,增强科技创新“实战经验”。目前,先研院已聘任8位创业导师,都是所属行业龙头企业的领军人物,代表国内外同行业的科技*高水平。在这里,学生参与企业的科技成果产业化转化研究,取得了发明专利、为企业解决了重大技术难题等,都有可能为学生学业评价加分。将来,这些人才或进入企业,或者将自己掌握的科技成果产业化,对防止人才外流,也有重要意义。
在先研院这个没有围墙的大学里,正是靠着能不断培养出高端应用人才,企业的研发机构被不断吸引搬到研究院里,让学生在走出校门前,就开始参与前沿应用科技的研发,学生掌握的技术就恰好是当下企业、产业发展所需要的。
未来,全面建成后中科大先研院可容纳5000名工程硕士、工程博士在读,将成为集教学、科研及应用于一体的高端科研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