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英:世博直饮水组合工艺并不是放之四海皆可用的

2014-05-09 16:12:06 admin 153
来源:同济大学新闻中心 / 时间:2011-1-30 7:39:59
  据同济大学新闻网2011年1月28日讯 参观过世博会的游客一定会对园区里随处可见的直饮水设备印象深刻:高矮不一的水嘴可以满足成人和孩子的不同需要,只需手一按,水柱就会迎上你的面颊,送至你的口边,为奔波于各个场馆、口干舌燥的参观者送去一缕缕清凉和甘甜。据统计,世博会接待7308万游客,世博园区直饮水供应量为15.1432万吨,是目前世界*大规模的公共直饮水项目,这项诞生于我校环境试验室的水处理技术还被《福布斯》列为“世博十大科技”之一。
  然而,这项技术世博后境遇如何?是否已经进入市场,飞入寻常百姓家?近日,记者走访了负责“世博园区直饮水安全保障及优化布局研究”课题的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李伟英。园里的直饮水工艺是否普遍适用,李伟英介绍,现有的直饮水技术历经三年研究,主体采用“活性炭+超滤膜+紫外线消毒”组合工艺。活性炭,吸附小分子有机物;超滤膜,物理筛分净化水质;紫外线消毒并避免消毒副产物,这一组合工艺为李伟英首创。在世博“服役期满”的直饮水设备是不是可以直接“搬家”到各个公共场所甚至居民家中呢?
  “这套处理技术和单元是针对上海世博园区内的水质特点研发的,并不是放之四海皆可用的。”据李伟英介绍,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水质、水源差异大,东北硬质水,华东藻类水,还有一些地区的水体含有重金属污染等,“技术上讲,超滤膜不足以净化这类污染,不可盲目夸大这套技术的处理效能。”针对近期媒体上过分夸大这套直饮水技术的报道,李伟英如是说。
  运营维护是关键性难题世博园区开馆后,直饮水设备成为与游客*为“亲密接触”的设备而倍受青睐。经过多重工艺技术处理 的直饮水达到现行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优于欧盟标准。为了确保直饮水卫生,上海市卫生监督局、上海市疾病控制中心等部门对园区直饮水进行24小时全程在线监控,对饮水点供水的浑浊度、pH值、电导率、消毒剂余量、水温等指标实时监测,每隔5分钟将检测结果和数据送到指挥中心。运营维护人员每天对喷 嘴进行消毒,每天闭园后都会用专业工具对“超滤膜”进行清洗和消毒。这样的规范运营和维护确保了世博园游客饮水安全。然而,如果直饮水设备直接进入家庭或者公共场所,后续的运营和维护谁来确保?是消费者买单还是企业担当?
  “必备的科研论证加上良好的运营维护策略作保障,才能保证直饮水的饮用安全。”李伟英介绍,现有的材料,无论是活性炭还是超滤膜,都有一定的使用寿命,“超滤膜使用一段时间后,膜上会附有有机物、微生物等污染物质,会影响水质。运营维护技术和成本是推广应用的主要难题。”
  消费者不具备相应的专业维护知识,对设备和材料的更新难以把控;而企业须具备很高的自律意识和责任感,才能够对产品负责到底。对此,李伟英认为,目前饮用净水市场上鱼龙混杂,现有的国家净水标准已“年久未更新”,“建议相关管理监察部门协同高校、研究机构推出适用我国直饮水技术研究、工程设计与监理、质量验收、维护管理等技术标准。”
  升级技术业已开展世博会后,低碳与环保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直饮水技术”作为“十大世博科技之一”,在世博后时代也加快了推广和应用的步伐。李伟英说,“经常有厂家、消费者以电话、邮件方式要求合作,国内国外的都有。”
  然而,工业时代城市水体受到污染的现象具有一定普遍性,再加上我国不同地区的水质特点大相径庭,直饮水技术的推广也面临一定的困难。李伟英透露,世博会后,针对华东地区的水质状况的直饮水设备局部升级技术业已完成,而针对东北、华中、西北地区水质特征的直饮水技术也正在研究中。据了解,除了水质取样和研究,超滤膜的品质与规范、组合创新工艺的再研究也在进一步酝酿之中。
  目前李伟英与学生们继续进行相关研究,寻找“更有适应性”的直饮水处理技术与工艺,与设备生产厂家共同研发与合作。“校领导和院领导都对我们的实验给予大力的支持。同济作为技术的前期开发者,肯定会不遗余力地推广直饮水技术,让它惠及更多的人。”李伟英表示。
首页
产品
案例
电话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