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海水淡化科技专项实施取得显著成效
2014-05-14 18:33:25
admin
363
据科技部网2009年3月21日讯 浙江省是研发和应用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早、海水淡化产业发展*快的省份。为了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海上浙江”的战略部署,促进海水淡化关键技术的发展,省科技厅高度重视,设立了海水淡化及海水综合利用专项,确定了重大攻关的25项技术与产品。专项实施两年多来,取得了显著成效。共发表论文30篇,申请专利38项,其中发明专利13项。已获专利授权9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编制行业标准1项,企业标准4项。开发新产品6个。浙江省海水淡化关键技术水平走在了全国前列。
一、海水淡化关键技术取得新突破,反渗透膜实现了产业化
浙江省已建成年产130多万平方米的反渗透膜生产线,为国内生产品种*齐全、规模*大,产品合格率达87%以上。生产的复合膜、纳滤膜、超滤膜、微滤膜等l8个品种的膜产品性能已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海水淡化能量回收技术与装置的研究,解决了形式、结构、材料和应用中过程控制等关键技术难题。完成了从样机试制到现场的示范工程。国产能量回收装置在洞头建造的20立方米/天海水淡化系统一年多的试运行,产水稳定,能量回收率一直保持在94%以上,本体能耗稳定在1.5 千瓦时/立方米。自主设计和制造的高压泵样机,流量已达到15吨/小时,扬程600米,功率45千瓦。经初步试用,完全达到国外先进机型的性能指标。
二、海水淡化产业形成,海水淡化成本不断下降
专项的实施带动了浙江省海水淡化产业的发展,工程技术不断完善,规模日益扩大,装置投资不断下降,已由初期的8000元/吨下降到3500元/吨。项目承担单位累计实现销售收入4亿元,利润约4000万元。专项研究开发的共性技术支持了浙江省沿海地区海水淡化厂的建设,装机容量迅速扩大。到2008年底,浙江省已建海水淡化装置32套,产水能力达77530吨/日,是“十五”末8750吨/日规模的9倍,占全国海水淡化装置产水能力的39%。建立了六横岛海水淡化基地、嵊泗碧海供水厂、岱山绿源海水淡化有限公司、虾峙镇自来水厂、蚂蚁岛乡自来水厂等技术应用示范单位。高浊度海区新型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优化示范工程项目,通过工艺优化、设备改进及软件优化等关键技术的攻关,使预处理加药成本由原来的0.23元/吨下降到0.16元/吨,吨水耗电由原来的4.0度下降到3.2度,运行成本达到 4元/吨以下。项目实施期间,推广建设海水淡化装置五套,产水规模达6600吨/日,产水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水回收率达到38-45%,其供水量已达到嵊泗县城区总供水量的78%。
三、海水淡化设计能力不断提高,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在专项的引导下,一大批优秀人才投入到海水淡化技术的研究中,使浙江省研究开发海水淡化技术的人才优势大为加强。杭州水处理中心已形成工程院院士领衔的国内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领先的人才创新团队。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海洋学院、海洋二所、浙江海洋开发研究院也建立起一批研究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的人才队伍。浙江省已形成国内海水淡化技术研发的人才高地。杭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的工程设计水平不断提高,已完成辽宁红沿河核电站和鲁北化工集团2万吨/日海水淡化项目的技术方案、工程设计和组织实施。中心承担的海水淡化出水容量占当年国内总出水容量的80%,成为国内膜法海水淡化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主力军,并使我国在几年时间内成为世界上掌握膜法海水淡化技术的少数国家之一。
下一步,浙江省科技厅将以我国*大的10万吨级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开发和示范工程为抓手,加大海水淡化研发力度,培育海水淡化装备和制造业,为浙江省沿海经济发展和供水安全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