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杨兴平建议创新农村水环境保护治理工作
2014-04-13 17:53:29
admin
230
据四川政协网2014年3月10日讯 3月9日上午,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的驻川全国政协委员结合常委会工作报告,在各自界别小组分组讨论政协工作。
“民主党派参政议政优势明显,专家密集,联系广泛。地方党委、政府要加强和地方民主党派合作,一些重大问题可以邀请民主党派共同研究完善,一些意见呼声可以通过民主党派中央的渠道向上反映,达到推动中心大局工作的目的。”杨兴平、郑学炳等委员就发挥党派优势建言献策。
提案:《关于创新农村水环境保护治理工作的建议》
提案委员:杨兴平(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政协副主席)
提案缘由——
农村水环境的健康与否,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健康。相关调研显示,我国农村水环境污染已经比较突出,部分地区已经影响到了农民的正常生产生活。调查显示,导致农村水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有,农民群众环保意识淡薄,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同时,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缺乏有效的投融资机制。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生活垃圾不能及时有效处置,生活污水直排,乡镇工业废气、废水、噪声和固体废弃物、矿渣污染进一步加重等。
虽然近年来各级政府加大投入,在农村兴建大量的污水、垃圾处理设施,但因建设数量、质量和管理模式的差距,其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据调查,当前农村水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平均不到应建的20%,且部分设施仅是样板、版样或形象政绩工程,管理者为了节约运行成本基本上使其处于停止状态。
提案建议——
一是对政府管理机制进行创新。各级政府应理顺各相关部门对环境保护的职能责任和关系,并通过具体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硬性约束和要求。通过深化环保国策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环保意识,出台鼓励社会资金参与生态环境资源保护的优惠政策。大力推进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以资源的循环合理利用为基础,重点推广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生物农药和生物防治技术,减少农药使用。
二是对产业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实现农村(甚至包括水和大气环保产业)水环境保护,社会多元化方式解决设施和运营资金投入是根本保障。理想的资金来源是1+n模式,即政府引导下,招募巨额社会资金,1为政府环保专项资金,n可由地方各级环保部门招募和管理,改变由地方财政支付为社会自由资金支出(投资者可在项目持续营运中获得回报),1+n审批后直接用于地方项目建设配套。可持续的实施执行是1+1+1模式,即政府宏观监督管理下,生产企业配合,由社会第三方服务公司建设、运营、监控,政府环保部门对社会第三方服务机构进行监督管理,减轻负担,落到实处,服务机构经营获利。
三是对专业生产技术进行创新。目前对分散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新技术主要有生态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膜生物技术、净化槽技术、微生物固定化技术和生物—生态组合技术及一些其他技术。各项技术都有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在新农村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必须结合村庄的特点,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污水处理技术,以发挥其*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