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乡城镇水环境整治技术研究与综合示范课题成果见效
2014-04-17 16:06:59
admin
255
据中国建设报网2012年7月30日讯 水乡城镇作为河网城市的空间构成单元之一,是城市水环境改善的关键节点,也是城市区域水污染控制的局部治理重点,对环太湖流域水环境改善具有重要作用。针对水乡城镇所面临的突出水环境问题,环太湖项目的“水乡城镇水环境整治技术研究与综合示范”课题选择苏州市吴中区甪直镇为综合示范区,通过技术研发、集成创新和综合示范,构建水环境安全保障技术体系,建设集水污染控制技术与控制策略于一体的城镇水环境整治技术与工程体系,实现水环境质量状况改善和水体生态功能基本恢复,为环太湖河网地区城镇水环境改善提供重要技术支撑与工程示范。
针对环太湖流域水乡城镇敏感密集区污水收集难度大、污废水混合处理有机物和磷难以达标、城镇固体废物资源化水平低、河道生态系统恶化等关键问题,以“源头控制、负荷削减、生态恢复”为主线、“整治水系、健全河网、改善水质、美化环境”为重点,开发了分散污水负压收集、污废水协同处理、化学氧化-生物氧化-膜系统模块化组合深度处理、污泥底泥联合高温烧结制备陶粒、高热值废物压制成型制备衍生燃料、水系结构优化与水动力学调控、污染河道水环境多级复合控制等8项关键技术,研发了新型负压收集系统装置等设备4套,形成了集水收集、污废水处理联合运行、水体污染控制与水环境安全保障技术创新体系。
针对密集居民区分散式污水收集、传统单一的重力收集方式不能满足古镇区生活污水收集的需要等问题,该课题克服现有室外真空收集系统设备投入大、控制复杂、稳定性差、维护管理要求高等技术难题,利用虹吸原理,以水封装置取代传统真空收集系统的真空界面阀,创新性地研发了新型室外污水负压抽吸收集技术。收集系统具有设备简单、真空泵和水泵均产生负压、管道负压稳定、不需监控系统等技术特征。与传统的重力收集系统相比,采用该技术建设费用减少50%,系统运行稳定,管理简单,维护费用低,具有示范效应和推广前景。
针对污废水污染物构成复杂、生化性差、尾水残留污染物复杂、污水处理不达标等问题,该课题通过二级生物处理工艺和活性污泥好氧单元的运行参数优化,将常规A2/O工艺改为好氧氧化,延长好氧氧化停留时间,突破深度处理技术,研发了形成“水解-活性污泥-混凝沉淀-生物过滤”污废水协同处理技术与工艺,整体上提高了城镇污废水处理系统对有机物、总磷的去除效果及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出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一级A排放标准。有效解决了采用原有常规工艺处理该类污水处理时出水不达标的技术难题,实现了污水厂提标升级的目标。
针对环太湖水乡城镇固体废物的类型与特征,以废物减量化和再利用为目标,以多种废物统筹控制、协同处理、“以废治废”为理念,针对城镇污废水处理厂污泥有机质含量低而重金属含量高的特点,利用污泥、河道底泥、粉煤灰等废物化学组分的互补性,突破污泥和底泥联合高温烧结制备陶粒滤料关键技术。采用干法液压成型,污泥掺加量高达40~50%(15%含水率),显著提高污泥资源化利用效率。形成的城镇固体废物协同资源化技术与管理模式,显著提升了城镇固体废物管理水平。
基于关键技术突破和创新,通过“污水管网结构、收集系统布局优化,污废水协同处理与优化运行系统,污水厂深度处理与回用,固体废物高效联合处理与资源化,降雨径流污染高效控制、河道水系水动力与生态系统恢复”等示范工程建设,耦合景观-生态-环境为一体的水生态系统,形成“控源截污-负荷削减-生态恢复-水环境质量改善”的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体系。实现示范区污水收集处理率达85%以上,示范区水体COD、TN、TP浓度降低30~50%,95%的监测断面水体达到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V类水质,显著改善综合示范区水动力学条件和水环境质量。
课题成果的实施与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与环境效果。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授予甪直镇水环境治理首批“江苏城建示范工程”,列为国家星火计划项目——固体废物高效联合处理与资源化技术,江苏省“人居环境范例奖”项目通过验收,污水处理厂成为苏州“循环经济试点企业”。
课题研究成果的工程示范和技术转化,将带动我国水乡城镇水污染控制与水环境安全装备的发展水平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在水乡城镇“控源截污-负荷削减-水环境生态系统构建”等方面形成一批技术装备和产品,进一步提高环太湖城市环保产业实力,形成集设计、成套设备制造、工程应用为一体的水环境污染控制、功能水域安全保障和水生态修复的产业链,推动我国环保产业的快速发展。